
【研究速递】迈阿密米勒医学院Sylvester癌症中心突破性发现,靶向锌指蛋白ZnF638可重塑胶质母细胞瘤免疫微环境,通过激活内源性抗病毒通路显著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I)疗效,相关成果为攻克"癌中之王"提供新策略。
【机制创新】研究首次揭示ZnF638作为逆转录病毒沉默的主调控因子,通过表观遗传机制抑制LINE-1逆转录转座子。当ZnF638表达下调时,LINE-1元件激活触发cGAS-STING通路,诱导I型干扰素应答,将"冷肿瘤"转化为"热肿瘤"。单细胞测序显示,ZnF638低表达肿瘤中CD8+T细胞浸润增加3.2倍(p<0.01),PD-L1表达上调41%(p<0.05)。
【实验验证】在原位胶质母细胞瘤模型中,ZnF638敲低联合PD-1抑制剂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48天,较对照组(29天)显著改善(p<0.001)。机制研究发现,该联合疗法通过激活NF-κB通路,协同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,释放HMGB1等危险信号分子。
【临床转化】研究团队开发的ZnF638表达评分系统(Z-score)在217例胶质母细胞瘤队列中显示,低Z-score患者ICI治疗客观缓解率达34.7%,而高Z-score组仅8.2%(p=0.003)。该指标与IDH突变状态(p=0.02)、MGMT启动子甲基化(p=0.04)等传统标志物呈负相关,可构建多维度预测模型。
【今后走向】目前已启动Ⅰ/Ⅱ期临床试验(NCT06894567),探索ZnF638靶向药物与PD-1抑制剂的联合方案。研究负责人Dr. Carlos Diaz指出:"这项发现如同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沙漠中找到了绿洲,我们正尝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'沉默的病毒'转化为激活免疫系统的'生物导弹'。"
联系方式【微信:hjjk1002】【微信:hjjk0006】
热门评论